庐灵文化

庐灵文化
集出版、艺术经纪、艺术衍生品开发于一身的集合型文化平台~

【今日观点】 穆家善 • 人物传神 I 焦墨画微展(国粹个案)NO.107

名家评论穆家善 中国画个案研究(之四) 跟小穆认识20多年,我从他画里面看到南方那种温润的气韵和北方大气气势的结合,大气与秀润的结合,是很可喜的探索。——赵力忠(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他在国外待了十几年,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还一直坚守中国画的...

最新发布 第9页

吴东洲 • 朗朗清气 I 微展览NO.27

  朗朗清气  乾坤无限 ​ ——吴东洲的绘画语言 文/冀问 中国画正在慢慢地走入误区,或者说走向偏路,似乎都在高喊着创新、创造。不能说这种提法不对,相反肯定是对的。但要拿几千年来的中国画去鸡蛋里挑骨头的话,那可就本末倒置,说不过...

邹训精 • 翠润园林草木长 I 微展览NO.26

  工笔花鸟画与写意花鸟画相对应,表现的对象一般是大自然中的树木、花草、禽鸟、走兽、虫鱼等。它“始于唐代,成熟于五代,鼎盛与两宋”。千余年来,名家辈出。五代有“黄家富贵(黄筌)、徐氏野逸(徐熙)”。特别是两宋时期,由于帝王宋徽宗的...

钟小明 • 性本爱丘山 I 微展览NO.25

  对于中国人来说,“山水”不仅是视觉化的自然景观,更是根植于中国文化根性下的精神载体,承载喜怒哀乐的同时,也承载了人作为独立个体,追求自我价值实现,探寻艺术观、人生观、宇宙观的使命。中国古代文人隐客的山水观,在于所谓的“寄情山水...

华庆 • 纸上情结 I 微展览NO.24

    疫情中 长时间没去画室 就在家里画一些纸上的作品 也开始尝试用传统的宣纸来画 体会是可以很快的抒发情绪 画时要直接而简单 想起毕加索画了很多纸上作品 最终还要制作成版画 才完整 而水墨画已是古人探索好的现成的艺术...

何唯娜 • 娜枝花 I 微展览NO.23

  当天还是这片天,纸还是这张纸,墨还是这柄墨,笔还是这支笔,澎湃的虚,让它们一下子抱起团来,却不围炉,也不夜话,而是使用它们的人,就带着中年的墨色彩色,也不是枫叶,却是比鲜艳暗下些许的八月之花,准备迎向那秋霜,灼灼地红了。 乔治...

智美 • 蝶恋花 I 微展览NO.22

  花鸟画对于当下中国画而言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分科,它是传统视觉经验之于当下文化语境的精神探索与审美诉求。智美的花鸟画便是在这一路径中不断将花鸟画的图像经验与当下对接,在中国画经典图式中探寻自我认知的境界。 红蓼花香夹岸稠 纸本设色...

周正 • 明心见性 I 微展览NO.21

几乎在一瞬间,周正就把我带入到她的水墨世界。她独特的艺术审美,鲜明的艺术风格,都是在用自己的艺术语言告诉我,这是一个特立独行的艺术家。她自幼习字绘画,曾蒙国画巨匠汤文选指教,得启功、吴冠中、刘文杰等大家提点,但真正执迷于水墨不过十年光景。一...

姜沛 • 墨彩缤纷绘自然 I 微展览NO.20

​当我置身于大自然,对花写照时,我充分感受到世间万物的奇妙生机和多姿多彩,惊叹于造物主的创造力。 金莲    设色纸本    66cm×66cm    2016年 当我静静地坐在画桌前,拿起画笔时,神奇的大自然带给我无尽的感悟和纷繁的灵感,...

吴强 • 象外之外 I 微展览NO.19

谈到新意象就不能不谈提出新意象理论的创始人——吴强。吴强四岁开始习字、学画,十三岁开始了独立的创作。 幽深    57cm×98cm    纸本水墨    2020年 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后师从张仃、吴冠中、范曾、白雪石、娄石白等一大批当代...

唐承华 • 在色彩中释放 I 微展览NO.18

认识唐承华是好几年前了,那时他在中国美术馆做个展,受邀去参观。当时就被他布满展厅的作品给惊了一下,除了墙面炫丽的色彩绘画外,在展厅中央还有木质装置,气势撼人。 边界 No.1    布面 丙烯颜料    130×200cm    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