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灵文化
集出版、艺术经纪、艺术衍生品开发于一身的集合型文化平台~

程瑞鑫 • 六号线 I 微展览NO.109


程瑞鑫老师的这一组作品,充分展示了他的造型功底和对形色提炼的能力,他的用笔肯定,画面中又常常出现一些无厘头的形和色,这使得画中面充满情绪,画面中线条准确、务实,不拖泥带水。

在画面的总体布局上,程瑞鑫老师又特别注重对画面结构的把控,从这组作品中我们可以明确地感受到他对画面隐性结构的塑造,使画面充满张力,在对画面色彩的摆布上他又强调主观塑造是画面又有明显的现代感。

——周刚(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在《未来千年备忘录》中写到,时间流逝的目的只有一个,让感觉和思想稳定下来,成熟起来,摆脱一切急躁或者须臾的偶然变化。

我并不完全认同卡尔维诺的观点,在我看来,既然在流逝的生命里一切都是幻影,何必执着于须臾或永恒。甚至我笃定地认为,须臾之光有时恰恰更值得珍惜,那些深思熟虑之后的沉淀,自然有其理性的力量。而电光火石之间的潜意识、无意识心灵涌动,又何尝不使人怦然心动甚至铭刻于心、念念不忘呢?

说到瑞鑫画速写的事情——其实我并不想称其为速写,速写这个概念太通俗——他在日复一日通勤路上的信手图画,应该被称作手稿更为合适,有“手”的温度,在其中有他的呼吸与心跳。绘画不能离开手感,又不能是麻木重复的套路,也不是貌似鲜活的所谓灵感(那往往是浮躁的不堪入目的另一种概念化)。甚至不可以是肤浅的“感人”,因为我们苛求艺术的真与高级,我们就不得不严苛审视这些作品,包括自己的和别人的,要坚固自己的判断准则,以此对抗肤浅虚无。

瑞鑫在通勤地铁上用手机软件画画,色彩纯粹,笔触轻快,构图各异,带有表现主义的热烈情感与半抽象图式特征。这样的视效因为手机软件功能的缘故不可能过于复杂,而这恰恰是这些手稿的可爱之处,是一份由“被动的简单化”到“这种简单化痕迹被刻意利用”的升华,是他的语言自觉,很好地配合他记录这样匆忙生活状态中,和他一样的他们与她们的(也正是我们的)恍惚游离的不确定生命状态。阳光之中到处可见,奔忙的人们——赵雷的歌词很适合瑞鑫的地铁人物手稿,那些跳动的笔触与似是而非的面孔,不正是奔忙生活中我们的生活写照吗……因此我感动于他可以这样去画,感动于画面的灵光乍现里投射出他自身的绘画才情,我看到了平凡与不平庸,看到了在他熟悉的山水画笔墨能力之外的一种崭新力量,一种对平凡生活的热爱,也是对艺术的热爱与尊重。

——党震(中国国家画院专职画家,

硕士研究生导师。)


– 手绘电子作品欣赏 –

– 六号线地铁掠影 –


程瑞鑫

1975年5月出生于江西省乐平市,青年画家。曾就读于江西省景德镇市陶瓷学校、江西师范大学。2000年研修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潢系摄影专业。先后在《乐平报》《信息日报》上海记者站、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今日早报》从事新闻摄影工作10余年。参与2008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申办世博成功等国内重大事件采访,透过镜头观世间百态,给自己留下一段难忘的心路历程。新闻摄影作品《上海申博成功》《盲童听海》《难忘北大荒》等获得全国、省级新闻类大奖。摄影、油画、国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的各类展览。

现供职于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报》社事业发展部主任、中国文化发展促进会会员,浙江当代中国画研究院研究员,第九届北京乐平同乡会秘书长。


– END –

艺术家投稿:lulingculture@163.com

图书出版 I 书画收藏 I 衍生品开发 I 媒体传播 I 展览策划

精彩艺术内容请关注本公众号!

点击进入商城小程序

可收藏您喜欢的艺术品或艺术衍生品哦!


庐灵文化微展览投稿要求:

1.稿件接收邮箱:351687157@qq.com;以附件形式发送到此投稿邮箱,必须为原创作品,拒绝抄袭。来稿请注明作者联系地址、电话。

2.微展览资料要求:必须注明作品名称、尺寸、类别和创作时间;所有作品图片须为高清拍摄,参展作品15〜20张左右为宜。并附作者近照一张及简历一份。

3.文章格式:文章以1〜2千字文为佳,末请注明作者姓名、年龄、简介等。文章若引用参考文献,请注明出处。

4.文章发表:投稿资料经审核后,在7个工作日内通知作者是否在本平台采纳发布。

5.关于费用:本微展览以最大的宣传力度推介艺术家,由于存在一定成本,为达到“继续为艺术家服务”的原则,本微展览均需收取适当成本费(或者以作品置换的形式)。

6.其它宣传方式:在微信公众号发布后,均会同步于本公司其它推广平台:今日头条号、搜狐号、企鹅号、百家号以及网易号上。

7.延展合作形式:当与艺术家达成一定的合作默契后,本公司会提供一揽子的设计制作画册、小程序售卖、版权登记代理、宣传直播等相关服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庐灵文化 » 程瑞鑫 • 六号线 I 微展览NO.109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