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家评论穆家善
中国画个案研究(之一)
穆家善焦墨山水独具神采。
——孙家正(原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祖国唯一,人民至上。苍茫化境,青春常驻”——2011年,在中国美术馆《苍茫化境穆家善焦墨画展》题字。
——李肇星(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
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看穆家善的画作,可以说他对焦墨技巧的继承是很全面的,他有自己的丰富和发展。从绘画工具上,用笔用墨的技巧上,他作品的整体面貌上有时代的新的元素在里面,既有传统又有时代的新的元素的融合,这种融合可以说是非常统一的,他用这种技巧用来表现今天的山水,在坚守中创新,化出苍茫新境。
——王文章(原文化部副部长、
原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 )穆家善先生的作品是一种敢破敢立的风格。他先从抽象这一路往山水画这方面找到一个造型的语言。然后,他用这种枯笔,并且是散锋的枯笔再来形成一种皴擦的效果,来使这个山水画更多一点筋骨和墨色层次。本来是可以用一种墨分五色的水墨画的技法、用淡墨来表达的云气,他却是用枯墨来皴擦,来达成一种不同的山形结构和自然云气的流动,我觉得,这样一种往复循环,往前和往后,一个是突破,一个是不断的补课完善,最终形成了他的艺术面貌以及将来能够走的更远的一个的契机、方法,甚至是一个途径,祝贺穆家善。
——冯远(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名誉主席)穆家善的中国画创作之所以能受到国际画界的关注,是由于他有高度的民族文化自觉,有丰厚的艺术修养和开阔视野。他以自己的睿智和悟性运用水墨技巧,表现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而这种精神也正是科技信息文明社会所缺乏的。他向人们贡献的是不落俗套、有创新锐气和开放气魄的水墨艺术。
——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名誉主任)穆家善作品十分明显的特征,是他继承了传统山水的基本精神,但又通过在艺术观念上的求新、求变和笔墨技法的实验与创造,形成了他艺术上宽阔的视野和新颖的面貌。他的山水画以焦墨体格为描绘方式,以书写式的用笔用线为集中的语言,以苍茫化境的画面格调蔚成中国当代山水画创作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范迪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原中国美术馆前馆长)看穆家善的山水画,就会想到传统,想到传统的活力,想到传统的生长点。穆家善的焦墨山水,既不同于程邃、黄宾虹,也有别于张仃。比起程邃来,他的意境化枯寂为苍茫。比起黄宾虹来,他的境界更大,笔墨形态也更丰富。比起张仃来,他的丘壑位置都经过了内心感情的熔铸,删拨大要,留其精粹,气脉贯穿,情韵流动。如果说,张仃的是趋于写实的,那么穆家善的焦墨山水则是写意的。穆家善的山水能够在国外被承认,为传播我们中国的文化艺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薛永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名誉主任)家善的黑白山水呈现空灵朴拙的审美理想,创造出笔中有象、墨中会意的焦墨山水新语境,更写出了浓郁而清润之意。这一方式呈现了中国传统思维的中庸之法,家善体悟其奥妙而化于焦墨之法。家善在焦墨山水领域追求着传统的美学理念,感知着时代审美境界。他的作品在焦墨山水语言里陈述着亘古时间与空间,他创造了焦墨新语境,丰富了焦墨话语体系,以纯粹的焦墨命题建构了自己的心象山水。
——田黎明(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
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画学会会长)
– 作品欣赏 –
造化在我心耶手耶
纸本水墨
217×277cm
2011年
(中国美术馆收藏)
苍茫化境之二
纸本水墨
200×534cm
2011年
风云起惊涛拍岸
纸本水墨
51×98cm
2011年
(中国美术馆收藏)
天雕地塑我耕田
纸本水墨
240×125cm
2014年
独享五更天
纸本水墨
138×69cm
2015年
空谷参禅图
纸本水墨
135×68cm
2015年
大禅午修图
纸本水墨
135×68cm
2015年
人间仙境在天池
纸本水墨
138×69cm
2015年
树有灵性图
纸本水墨
37.5×63.5cm
2015年
渔歌唱晚
纸本水墨
69×46cm
2015年
澄怀观道图
纸本水墨
37.5×63.5cm
2016年
禅心慧谷
纸本水墨
137×278cm
2018年
泉壑幽鸣赞怀抱
纸本水墨
178×96cm
2018年
松间开一径
纸本水墨
178×96cm
2018年
万壑千山岁月歌
纸本设色
212×143cm
2018年
红旗渠颂
纸本水墨
122.5×246.5cm
2022年
穆家善
归国华侨、国际著名画家、博导。1981年拜齐白石弟子陈大羽教授为师,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在美国高校任教20年。2007年被中国教育部遴选为“长江学者”候选人,引进回国担任大学教职。
现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审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研究员、硕导韩国牧圆大学美术学院博导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画学会(美国)名誉会长
历任:美国亚太艺术研究院院长美国蒙哥马利学院中国画教授南京大学中国书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厦门大学艺术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十余所客座教授
八十年代起荣获《第七回日本国际水墨画展》大奖、《美国二十世纪成就奖》、《中国文学艺术作品》金奖、中国当代“十大优秀艺术家”等十余项大奖。
2011年,独创“焦墨千毫皴”技法,提出焦墨画“五墨二十四笔法”艺术理论(五墨:浓、焦、枯、涩、竭;二十四技法:戳、截、顶、拽、裹、写、拖、拉、挤、抽、糙、刮、锤、扫、鞭、纵、折、驰、徐、挑、破、立、生、发)。在《美术》杂志、《美术观察》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中国画后改良时代的思考》、《千毫皴与焦墨山水画创新》,提出中国焦墨画“五墨二十四笔法”,弥补中国焦墨山水画技法与理论空白。2006在耶鲁大学演讲《快乐的手—看中国画之美》提出“山水画就是风水画”理论观点。2011年独提出焦墨画概念界定:“焦墨画是以焦浓之墨,以书立古,渴笔作画的一种艺术形式”。参加《日本第七回国际水墨画邀请展》《中国新文人画展》《美国大西洋水彩画展》、卢浮宫《中国现代绘画展》《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第十三届全国美展》 《第八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等。在华盛顿、旧金山、洛杉矶、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等地举办50余次《穆家善中国画国际巡回展 》。出版有大红袍《中国当代名家—穆家善》《中国近现代名家系列—穆家善焦墨山水画精选》等画集著作十九部。焦墨作品被收录于“十二五”全国规重点美术学院教材《山水画教程》。穆家善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南海、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国肯辛顿图书馆及国际政要名人广泛收藏。
– END –
艺术家投稿:lulingculture@163.com
图书出版 I 书画收藏 I 衍生品开发 I 媒体传播 I 展览策划
精彩艺术内容请关注本公众号!
点击进入商城小程序
可收藏您喜欢的艺术品或艺术衍生品哦!
庐灵文化微展览投稿要求:
1.稿件接收邮箱:351687157@qq.com;以附件形式发送到此投稿邮箱,必须为原创作品,拒绝抄袭。来稿请注明作者联系地址、电话。
2.微展览资料要求:必须注明作品名称、尺寸、类别和创作时间;所有作品图片须为高清拍摄,参展作品15〜20张左右为宜。并附作者近照一张及简历一份。
3.文章格式:文章以1〜2千字文为佳,末请注明作者姓名、年龄、简介等。文章若引用参考文献,请注明出处。
4.文章发表:投稿资料经审核后,在7个工作日内通知作者是否在本平台采纳发布。
5.关于费用:本微展览以最大的宣传力度推介艺术家,由于存在一定成本,为达到“继续为艺术家服务”的原则,本微展览均需收取适当成本费(或者以作品置换的形式)。
6.其它宣传方式:在微信公众号发布后,均会同步于本公司其它推广平台:今日头条号、搜狐号、企鹅号、百家号以及网易号上。
7.延展合作形式:当与艺术家达成一定的合作默契后,本公司会提供一揽子的设计制作画册、小程序售卖、版权登记代理、宣传直播等相关服务。